[SABCS2017]江泽飞教授:在SABCS展望中国肿瘤医药研发的未来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7/12/13 14:55:00  浏览量:28739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肿瘤瞭望:第40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n Antonio Breast Cancer Symposium, SABCS)于当地时间2017年12月5日鸣锣开启。作为全球乳腺癌顶级专业学术会议之一,SABCS大会已成为众多乳腺癌新药研究结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军事科学院307医院江泽飞教授在会场接受《肿瘤瞭望》采访时,谈到中国肿瘤医药研发的变化,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期盼。

江泽飞教授

肿瘤医药研发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模式

本届SABCS大会上来自美国FDA的官员介绍了肿瘤药物研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深深体会到多年来肿瘤药物的研发改变了临床实践,使更多的肿瘤患者临床获益。近年来,乳腺癌的治疗药物选择日渐丰富,已由过去单一的化疗药物增加了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乃至免疫治疗药物等。
 
上世纪90年代更多鼓励肿瘤患者进入临床研究,很多医疗单位纳入临床研究的患者比例颇高。而随着肿瘤精准化、个体化诊疗时代的到来,进入临床研究的患者数量开始减少。基于单一地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性的临床研究中,部分受试者的利益会明显受损,有时甚至无法弥补。在提供患者获得最佳治疗药物和方案、和肿瘤新药的研发方面,制定各类医疗规范和标准中,应该是临床医生有更多的决策权重,而非药物审批机构和官员。无论是美国FDA还是中国CFDA,在肿瘤药物的研发和应用过程中,都在积极探寻新的模式。中美两国在努力承担起大国责任的同时,也积极地进行相互交流。相信中国未来药物研发和临床实践的更新变化会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好。
 
国内肿瘤医药研发正在积极传递中国声音
 
中国肿瘤学专家和医药研发企业也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声。江苏恒瑞医药在圣安东尼奥国际会议期间举办了一场专家讨论会。以往中国临床专家参加的学术讨论基本上都是由外国专家主导、外国药企组织的专家会。而这次是由中国医药企业邀请中美两国专家共同讨论中国原研新药,这种积极主动的姿态,表明了中国医药研发企业走出国门、融入国际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在新型医疗形势和医疗体制改革的变化和要求下,众多中国肿瘤药物研发企业也积极地开始从仿制走向创新,一些临床研究结果也得到了国际专家的认可。比如恒瑞研发的靶向 Her2新药吡咯替尼,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领导的临床研究结果已经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我们307医院负责的吡咯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三期临床研究也已经完成入组,数据正在整理中,并递交中国 SFDA审批,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获准上市,为众多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机会。随着企业对抗肿瘤新药研发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我国监管审评部门对质量可靠新药上市的支持,将会给中国的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紧跟医学前沿并合理分布研究资源
 
为了获得最全面的、可靠的研究数据,国际上的肿瘤学界也希望听到来自中国专家的临床经验和应用反馈。中国的肿瘤医药研发机构也应该把眼界放得更广阔,除了中国、美国市场,欧洲、拉美和非洲等地区的肿瘤药物市场开发也不能忽视。尤其是一些作为基本医疗所需要的药物和新的治疗技术,应该在全球更大范围推广应用。为了找准市场定位、解决产品可行性,使研发的肿瘤新药真正的为患者服务,恒瑞医药开发的抗肿瘤产品覆盖了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几乎全瘤种线的治疗,未来有希望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也会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无论是临床专家还是医药研发企业,都应瞄准和紧跟国际肿瘤学发展动态,为患者提供更多可及的、有效的治疗。我们也在积极思考和讨论临床研究如何根据各个国家国情、人群分布特点等进行合理分布,同时结合例如“一带一路”等国家政策支持,探寻出一条适合中国医药走向国际化的道路。希望未来几年会有更多好的中国研究结果,更多好的中国制造产品通过国际合作研究获得国际认可。中国肿瘤学专家和医药研发机构会在国际学术舞台发出更强中国声音,提供更多的可改变临床实践的研究结果。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SABCS2017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