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A大咖点评丨刘兵城教授:asciminib (ASC)一线治疗新诊断CML,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优于当前TKI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4/11/5 14:43:08  浏览量:1362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需要长期治疗,提高疗效同时强调长期治疗安全性和耐受性,使患者能够达到包括无治疗持续缓解(TFR)在内的治疗目标。ASCIMINIB(ASC)为首个特异性靶向ABL肉豆蔻酰基口袋(STAMP)的BCR::ABL1的抑制剂,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最小脱靶效应。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需要长期治疗,提高疗效同时强调长期治疗安全性和耐受性,使患者能够达到包括无治疗持续缓解(TFR)在内的治疗目标。ASCIMINIB(ASC)为首个特异性靶向ABL肉豆蔻酰基口袋(STAMP)的BCR::ABL1的抑制剂,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最小脱靶效应。2024年6月13日至16日,第29届欧洲血液协会年会于西班牙马德里隆重召开。会上,一项国际多中心III期随机对照研究ASC4FIRST(NCT04971226),比较ASC与目前新诊断CML患者的标准一线TKI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针对新诊断CML,ASC一线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均优于当前TKI。本刊特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白血病诊疗中心刘兵城教授针对该研究进行述评。
 
 
研究简介

研究方法
 
3个月内新诊断成人CML,随机前接受伊马替尼(IMA)/二代TKI(2G TKIs)≤2周,签署知情同意。按ELTS风险和随机前预选择(PRS)TKI(IMA或2G TKI)分层,患者按1:1随机分配接受每日一次ASC 80 mg(ASCIMA,ASC2G)或标准剂量PRS TKI(IS TKIIMA,IS TKI2G)。PRS TKI由研究者按照患者情况选择。主要研究终点包括:比较ASC与研究者选择(IS)TKI 48周主要分子反应(MMR)率;比较ASCIMA与IS TKIIMA 48周MMR率;满足任何一个目标均到达到研究终点。次要研究终点为比较ASC2G和IS TKI2G第48周的MMR率)。
 
研究结论
 
201例患者接受ASC治疗,随机至ASCIMA及ASC2G分别为101和100例,204例接受IS TKI治疗,IS TKIIMA及TKI2G均为102,TKI2G中尼罗替尼(NIL)占48%,达沙替尼(DAS)为41%,博舒替尼(BOS)为11%。ASC组和ISTKIs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6.3月和15.7月。截止2023年11月28日,86%、62%和75%继续接受ASC、IMA和2G TKI治疗。
 
第48周的MMR率ASC优于IS TKI(67.7%vs 49.0%),同时ASCIMA优于IS TKIIMA(69.3%vs 40.2%),达到两个主要研究终点,并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疗效差异分别为18.9%(95%CI:9.6%~28.2%)及29.6%(95%CI:16.9%~42.2%),P均<0.001。第48周ASC2G组的MMR率亦高于IS TKI2G组(66.0%vs 57.8%)。ASC组相比IS TKI、IS TKIIMA以及IS TKI2G的早期和深度分子反应率更高。
 
与已知的安全性一致,ASC与IMA和2G TKIs相比安全性更佳。所有级别不良事件(AE)(≥25%)分别为血小板减少症(28%、28%、34%)、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5%、31%、34%),腹泻(16%,26%,25%)和贫血(12%,26%,23%)。3级以上AE(≥6%)为血小板减少(13%、6%、14%)、中性粒细胞减少(10%、17%、18%)和丙氨酸转氨酶增高(2%,2%,8%);动脉闭塞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和2%。ASC与IMA和2G TKs相比,AE相关停药和剂量调整发生率较低,耐受性更好。
 
研究结论
 
在ASC4FIRST中,针对新诊断CML,ASC与目前标准一线TKI的头对头试验结果显示,ASC较IMA和2G TKIs具有更优的疗效,更高的早期和深度分子学反应,并且具有更佳的安全性和耐受性。ASC具有促进TFR的潜力。ASC可作为新诊断CML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减少治疗转换同时进一步促进达成CML治疗目标。
 
专家点评

刘兵城教授:TKI治疗使CML患者结局获得革命性改善,部分患者在TKI长期治疗下获得持续深度分子学反应并成功获得TFR,但多数患者仍需要长期治疗。因此提高TFR同时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依然是临床未满足需求。本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在新诊断CML中,新型STAMP抑制剂ASC相比经典一线ATP位点结合的BCR::ABL1抑制剂(IMA及2G TKI如NIL,DAS,BOS)具有更优的疗效,表现为更快更深的分子学反应率。早期分子学反应与远期结局和深度分子学缓解相关,提示ASC具有增加TFR的潜力。同时ASC更低的血液学及非血液学毒性,更少的ASC治疗中断和剂量调整,显示更佳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本研究提示ASC可能适用于各年龄或有各种合并症的患者。当然ASC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仍需要进一步随访。
 
专家简介
刘兵城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白血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白血病分会常委
中华慈善会患者援助项目血液领域专委会委员
长期从事血液病临床及研究工作,尤其是急性白血病、髓系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对CML患者长期管理具有丰富的经验
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

版面编辑:张靖璇new  责任编辑:无医学编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