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CCO 2022丨王晓稼教授:CCO乳腺专场亮点聚焦精准治疗,ADC引领新思潮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2/11/25 13:54:45  浏览量:6483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22年11月20日,中国肿瘤学大会乳腺癌分会场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会议聚焦乳腺癌内、外科精准治疗前沿,贯彻分型而治理念,从早期到晚期剖析了当前乳腺癌诊疗最新进展。

编者按:2022年11月20日,中国肿瘤学大会乳腺癌分会场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会议聚焦乳腺癌内、外科精准治疗前沿,贯彻分型而治理念,从早期到晚期剖析了当前乳腺癌诊疗最新进展。在乳腺癌新药开发中,新兴的ADC药物不仅仅为乳腺癌精准治疗带来更多可能,更隐隐有撬动乳腺癌分子分型格局的趋势,引领新的思潮。“肿瘤瞭望”在大会现场特别邀请乳腺癌专场主席——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聚焦亮点,分享前沿动态。
 
肿瘤瞭望:本次CCO大会乳腺癌专场有哪些重要安排和亮点内容?
 
王晓稼教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CBCS)在中国抗癌协会(CACA)中属于规模较大的分会,非常活跃,历来活动较多也较为出色。本次CBCS主委吴炅教授做了精心的安排,把乳腺癌专场放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打造成本次中国肿瘤学大会(CCO)重点专题会之一。
 
乳腺癌作为综合治疗非常成功的一个病种,我们安排了整整一天的会议时间,在会议内容方面将外科与内科分开进行充分讨论。当前乳腺外科有许多创新突破,如精准的术式、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新辅助治疗等都是热点问题。乳腺内科更聚焦精准分层,针对不同分子分型进行分类治疗,开发新药与新技术,如针对激素受体阳性的CDK4/6抑制剂,针对HER2阳性的创新药物,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Trop-2抗体偶联药物(ADC)等。以上都是乳腺治疗的新兴手段,需要我们去阐述讨论,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肿瘤瞭望:在HER2专场,大家讨论了HER2低表达的病理检测和治疗突破,您如何看待这两方面的问题?
 
王晓稼教授:既往针对靶向药物的靶点判断往往非阴即阳、突变或不突变;而HER2则不同,临床中以其扩增或过表达进行判断,其表达水平是线性的,因此具有高表达、低表达之分。DS-8201(T-DXd)作为新型的第三代ADC药物,除了在HER2阳性大显身手,一举在二线打败所有药物之外,还在HER2低表达领域让人刮目相看,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在DESTINY-Brest03研究中,DS-8201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有效率(客观缓解率ORR)达到79.7%,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DESTINY-Brest04研究中,对于HER2低表达全人群,DS-8201较医生选择的化疗方案的有效率为52.3%vs 16.3%。当前临床中无论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还是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均有可能存HER2 IHC 1+或2+的情况,DESTINY-Brest04研究中三阴性乳腺癌亚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8.5个月,远远优于标准化疗方案的2.9个月;而在激素受体阳性亚组中,其临床获益也与总人群一致,为CDK4/6抑制剂耐药问题提供了答案。由此可见,以DS-8201为代表的ADC药物为临床提供了新的选择。
 
当然,HER2低表达是一个新的概念,目前我们只知道上限而不知道下限——上限为IHC 2+,而下限即便为IHC 0也可能存在HER2的表达。因此,我们在国际会议上病理学家与临床医生的讨论中对HER2 IHC 0的判定仍无法达成共识,意味着HER2低表达的下限有待探索。因此,本次大会我们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文涛教授专门从病理视角解读HER2低表达,也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肿瘤瞭望:近年来,ADC药物在HER2、Trop-2、HER3等众多靶点取得突破,您认为ADC药物将对整个乳腺癌治疗格局带来怎样的变化?有可能取代传统化疗吗?
 
王晓稼教授:ADC取代化疗药物的趋势是存在的,因为ADC的载药即为化疗药物,其本质就是通过靶向作用将化疗药物带到肿瘤组织,减少运输过程中对正常组织的影响。在最初ADC药物设计的时候,我们总想找到有活性的靶点,实际上我们现在发现只要在肿瘤细胞膜上稳定表达、正常组织不表达或少表达的靶点都可以成为潜在的选择。基于此,ADC药物的开发思路愈加开阔,比如Trop2就是一个在肿瘤细胞膜稳定表达、但没有功能的靶点的例子。因为Trop2在乳腺癌的所有亚型都有表达,今年CCO报告了靶向Trop2 ADC药物SG在乳腺癌患者中也能取得较好疗效。如今针对ADC药物的开发,我们正在研究关于可以在细胞膜稳定表达的蛋白,致力于打造新的ADC药物。此外,我们也利用核酸适体将高通量测序转变为对细胞膜蛋白的认知能力,以以优化乳腺癌分子分型和为研发新型靶向药物提供依据。
 
 
王晓稼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兼院长助理、科教部主任、乳腺内科主任,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浙江省肿瘤智能诊断与分子技术重大疾病诊治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组成员兼乳腺癌实践基地主任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委会成员
 
浙江省肿瘤诊治质控中心副主任兼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委
 
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浙江省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
 
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精准医学分会会长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