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访谈>正文

廖宁教授周三见 | Gradishar教授谈三阴性乳腺癌治疗进展:新型抗体偶联药物成为领域“排头兵”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10/27 11:48:46  浏览量:9205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10月13日,每周一次的廖宁教授周三见如约而至。本届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了多项针对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研究结果,为此,本次会议特邀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主席、美国西北大学Robert H. Lurie综合癌症中心William J. Gradishar教授,结合ESMO年会进展,系统阐述晚期TNBC治疗现状及前沿进展,《肿瘤瞭望》特别将会议精粹整理如下,与各位读者分享。

编者按:10月13日,每周一次的廖宁教授周三见如约而至。本届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了多项针对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研究结果,为此,本次会议特邀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主席、美国西北大学Robert H. Lurie综合癌症中心William J. Gradishar教授,结合ESMO年会进展,系统阐述晚期TNBC治疗现状及前沿进展,《肿瘤瞭望》特别将会议精粹整理如下,与各位读者分享。

 
 
01 PARP抑制剂可改善BRCA1/2阳性TNBC患者预后
 
TNBC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5-20%,肿瘤恶性程度相对较高,而且与HER2或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相比,TNBC既往缺少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患者预后整体不理想。但近年来多种新型治疗手段,如抗体偶联药物(ADC)、PARP抑制剂及PD-1/L1抑制剂相继取得重要临床研究的成功,适应证也已在国内外相继获批,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已取得临床III期研究成功的PARP抑制剂,有奥拉帕利(OlympiAD研究)和talazoparib(EMBRACA研究),临床研究均针对生殖系BRCA1/2突变阳性的晚期TNBC患者开展,研究设计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等疗效数据也非常接近,但均未能显著延长患者OS,且talazoparib的血液学毒性相对较高。
 
 
202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报告的临床II期TBCRC 048研究,则纳入生殖系或体细胞存在PALB2、sBRCA1/2、ATM、CHEK2等DNA损伤修复(DDR)通路基因突变的患者,使用奥拉帕利治疗生殖系PALB2突变患者的ORR高达82%(9/11),高于治疗体细胞BRCA1/2突变阳性患者,提示奥拉帕利在TNBC中的使用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
 
而对部分手术后仍存在复发高危的TNBC患者,既往CREATE-X研究已证实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卡培他滨行强化治疗的获益,患者5年生存率提升达8.5%,而PARP抑制剂也有望成为治疗选择,OlympiA研究中以奥拉帕利作为生殖系BRCA1/2突变阳性,HER2阴性患者(TNBC占比超过80%)的辅助治疗后强化方案,已显著提升患者的3年无侵袭性疾病生存率(iDFS)和总生存率。
 
 
02 抗体偶联药物强势入局,戈沙妥珠单抗等新药成为TNBC治疗新势力
 
靶向人滋养细胞表面糖蛋白抗原2(Trop-2)的ADC类药物戈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Govitecan),则代表了TNBC治疗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已公布了戈沙妥珠单抗用于接受过≥2次系统性化疗,且为转移性TNBC的关键临床III期ASCENT研究初步疗效结果,研究设计如下图所示。
 
 
在468例未发生脑转移的患者中,中心委员会评估的两组中位PFS分别是5.6个月 vs 1.7个月(HR 0.41,P<0.001),中位OS分别是12.1个月 vs 6.7个月(HR 0.48,P<0.001),戈沙妥珠单抗较研究者选择的化疗方案体现显著疗效优势,且各亚组获益一致,治疗安全性也整体良好,主要的不良事件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等血液学毒性,但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的比例较低(4.7%),且无严重心脏毒性、≥2级神经病变和≥3级的间质性肺病发生。
 
 
2021年ESMO年会上还公布了ASCENT研究的一项事后分析,针对研究中约三分之一(n=146)初诊时并非TNBC的患者,其中戈沙妥珠单抗组70例,化疗组76例,戈沙妥珠单抗治疗仍可显著改善患者中位PFS(4.6 vs 2.3个月;HR=0.48;P=0.0004)、中位OS(12.4 vs 6.7个月;HR=0.44;P<0.0001)和ORR(31% vs 4%)。
 
目前戈沙妥珠单抗还启动了多项临床研究,如用于HR+/HER2-转移性晚期乳腺癌后线治疗的临床III期TROPiCS-02研究,用于标准新辅助化疗后仍有高复发风险HER2阴性乳腺癌的临床III期SASCIA研究,单药或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用于局部TNBC患者的II期NeoSTAR研究,联合PARP抑制剂Rucaparib治疗TNBC等实体瘤的I/II期SEASTAR研究等。
 
 
TNBC治疗领域另一种值得关注的ADC药物,则是靶向锌转运体ZIP家族中LIV-1蛋白的ladiratuzumab vedotin,LIV-1蛋白同样是TNBC中高表达的一类跨膜蛋白,ladiratuzumab vedotin的作用机制也与其它ADC类药物相似。
 
2021年ESMO年会公布的临床I/II期研究数据显示,ladiratuzumab vedotin每周一次给药治疗安全性可控,且有初步抗肿瘤活性,二线治疗29例转移性TNBC患者的ORR为28%;另一项临床Ib/II期研究中,ladiratuzumab vedotin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ORR为35%,且对初诊时即为IV期或此前接受过辅助/新辅助治疗的患者均能诱导缓解。
 
 
03 免疫治疗用于TNBC的价值仍需评估
 
目前已有3项临床III期研究评估PD-1/L1抑制剂在晚期TNBC一线治疗中的价值,但仅有阿替利珠单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IMpassion130研究报告OS阳性结果,阿替利珠单抗+紫杉醇的IMpassion131研究未能显著延长OS,治疗适应证已被FDA撤回。
 
2021年ESMO年会上公布了帕博利珠单抗+任选化疗(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吉西他滨+卡铂),联合一线治疗的KEYNOTE-355研究最终OS分析,对于PD-L1联合阳性评分(CPS)≥10的患者人群,联合治疗的OS显著获益,与此前PFS数据的趋势相似,CPS较高的患者获益显著(PD-L1 CPS≥10患者中位PFS 9.7个月 vs. 5.6个月,HR=0.65),最新版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也已提示PD-L1 CPS≥10的患者更适合联合治疗。
 
 
而在早期TNBC治疗中,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及度伐利尤单抗均已报告新辅助治疗的临床II/III期研究早期数据,在标准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PD-1/L1抑制剂,可提升病理学完全缓解(pCR)比例,其中2021年ESMO年会公布的KEYNOTE-522研究是目前样本量最大的研究,加用帕博利珠单抗将pCR率从51.2%提升至64.8%,且随访36个月时帕博利珠单抗组EFS率有7.7%的绝对值提升,提示免疫新辅助治疗的长期获益。
 
 
04 小结
 
从肿瘤生物学行为来看,早期TNBC与雌激素受体低表达的乳腺癌相似,因此可根据患者肿瘤分期及危险程度,选择最合适的新辅助/辅助方案,如T1-2N0患者可仅使用蒽环类+紫杉类新辅助化疗,≥T3或≥N1的患者,可采取术前免疫+化疗新辅助,术后免疫辅助治疗的全程模式以改善病理缓解率及无事件生存期;如患者术后仍有较高复发风险,可考虑使用卡培他滨、奥拉帕利(生殖系BRCA突变阳性)强化治疗,或使用KEYNOTE-522研究中的免疫+化疗新辅助方案进行辅助治疗。
 
而在治疗晚期转移性TNBC患者时,一线方案可根据生物标志物进行初步选择,如PD-L1 CPS≥10的患者使用免疫+化疗方案,生殖系BRCA突变阳性患者使用PARP抑制剂,剩余患者接受标准化疗或入组临床研究等,而戈沙妥珠单抗可作为以上各类患者病情进展后的治疗选择。随着该药正在进行的系列临床研究,未来也会在更多治疗阶段、不同分子分型患者中发掘更多的结果。后续研究重点则应寻找强化免疫治疗效果的方法,以及针对HER3阳性、HER2低表达等患者人群的新型ADC类药物的临床探索情况。
 
 

版面编辑:张雪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三阴性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